1987年第一届中国国际纸浆造纸、林业展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时,全部都是国外厂商参展。现如今每届展会中,中外厂商平分秋色。中国造纸工业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十分落后的局面发展到现今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机械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美国克劳斯公司和中国造纸开发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纸浆造纸、林业展览会及会议”(以下简称展会)将于9月18日—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从1987年第一届展会成功在上海举办到如今已有30年的历史,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造纸工业在展会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值此展会3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展会主办双方的负责人———中国造纸开发公司总经理曹振雷和美国克劳斯公司亚太区总经理麦燕冰,畅谈展会举办 30年来带给中国造纸业的重大变化。
记者:今年展会目前的准备情况如何?
曹振雷:展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逐步完善,目前基本上准备就绪。本届展会参展商数量和规模都为历届之最。同时,本次展会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众多纸业企业的重视。
记者:今年展会的最大看点是什么?
曹振雷:纵观近几届展会,各种造纸机械零部件商的参展一直都是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本届展会的一个重要看点,零部件供应商的大量出现无疑将会为展会带来一抹亮色,预计今年参展的零部件供应商将比去年增加20个百分点。零部件供应商的参展对于中国造纸机械的零部件工程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国造纸行业有远见的投资者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加强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这对中国造纸行业将起到长远的推动作用。
未来的中国可能会出现一些工程化的公司,依靠自身的能力自行组装纸机,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尚需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造纸机械的工程化是我国造纸工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国的造纸企业应该抓住大好机遇实现优化重组,早日实现工程化。零部件供应商的大量出现,为造纸企业实现自产自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借助国外造纸企业高端的生产技术,中国的造纸企业必将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未来中国造纸工业工程化程度的提升将大大提高造纸机械整机的性能,使我国的造纸机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记者:展会在中国举办了30年,对我国的造纸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曹振雷:展会举办30年来对我国造纸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技术设备更新方面对我国造纸工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造纸业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型产业,在30年前还是十分落后的。当时中国造纸企业的许多生产设备都是日本人遗留下来的老旧机器,不仅缺少节能减排的功能,而且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非常低。在那个阶段,国内比较先进的纸机只有20台左右,与国外同行业设备相比十分落后。比如在新闻纸和板纸生产行业,3150型新闻纸机和圆网纸机就已经算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设备了。随着展会的逐年举办,国外先进的造纸设备以及零部件被中国造纸企业不断引进,中国造纸企业生产设备得到不断更新,促进中国造纸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中国造纸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
曹振雷:中国造纸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造纸装备上。目前,中国造纸工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装备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高端技术方面,中国已经可以赶上过去10年发展不大的美洲。但是在造纸工业的整体水平上,中国仍然相对落后。
记者:影响我国造纸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曹振雷:中国造纸工业的低产能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造纸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造纸业一些技术相对滞后的老厂消耗高、污染严重,但是成本却非常低,从而形成了低产能现象严重。由于市场的需要,政府在一段时间内还不可能完全关闭这些规模相对较小的造纸企业。目前,新老产能厂商尚处在对峙和胶着状态,但随着国内企业造纸机械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升级以及政府环保治污力度的加大,再有大约20年的时间,低产能老厂将会退出历史舞台。
记者:中国造纸企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曹振雷:长久以来,我国造纸机械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相比一直相对滞后,国内造纸业设备仍然大量依赖进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持续增长的国内需求吸引了国外众多优秀企业来华投资。国外企业大量进入中国,无疑将对我国民族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近年来,以板纸机械为代表的装备行业发展较快,有许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外商通常会选择在中国发展比较好的企业作为落脚点进驻中国市场,国内许多企业一旦得到发展就会被国外大企业兼并。因此在高端纸机上我国造纸行业始终难以摆脱依赖进口的状况。
在未来几年内,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抵制外企兼并,国内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将不可避免。在国际造纸公司急于在中国抢滩登陆的情况下,中国的造纸业与其被动地卷入到世界并购浪潮中去,倒不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浪潮中来。在跨国企业蜂拥而入之时,国内有实力的造纸企业应尽早启动并购行动,通过大规模重组,改变原来的生产规模小、生产和经营高度分散的经营模式,将优势资源集中于部分强势企业,以形成具有优势的大型造纸集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而且还可以增强对资源的驾驭和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可以增强中国造纸业的整体竞争力。因而,欲改变中国纸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推动造纸业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势在必行。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专业化程度,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中国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展会今年已经举办30周年了,今年的展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麦燕冰:我是1987年加入克劳斯公司的,本展会开始举办也刚好是1987年,所以今年不仅是展会的30周年,也是我加入克劳斯公司的30周年。30年前我加入克劳斯公司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负责这个展会,可以说展会的30周年对我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记者:请向我们介绍一下,当初为什么第一届展会选择在上海举办?当时有什么样的考虑?
麦燕冰:第一届展会选择在上海举办,首先是考虑到上海的造纸工业相对比较发达,市场潜能巨大,能够吸引国外企业参加展会。此外,克劳斯公司也希望能够通过在比较开放的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举办展会,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首届展会,原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文哲率队到会观摩,看到展会的轰动效应,王文哲向媒体表示:“没想到中国还能举办国外参展商这么多、展品水平这么高的展会。”王文哲随即向主办方表示,希望下届展会能够到北京举办,就这样第二届展会移师北京。从2014年开始,主办方决定展会分别在北京及上海两地交替举行。
记者:今年展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麦燕冰:展会自从创办以来就被业内专家标榜为专业性最强、国际参展商最多、研讨会水准最高的中国纸浆造纸业第一大展。展会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有整机的展览,还有零部件的展览,零部件的参展对于中国造纸机械的零部件工程是一个有益的促进。今年的展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入了“2014中国纸包装展览会”,其特有的专业性和完整产业加工链成为了展会又一个亮点。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外国企业参展的情况?
麦燕冰:作为在中国比较著名的纸林展之一,每届展会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外知名企业参展。今年的展会有来自芬兰、美国、德国和瑞典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世界知名纸浆造纸企业参展。作为以纸林业为支柱产业的芬兰则是由政府出面,派出了27家造纸企业联合参展,以国家展团的形式进驻本届展会。芬兰对展会如此重视,主要是希望把本国的资源进行整合,在技术、设备的数量以及种类上形成规模,展现传统造纸强国的国家形象。本次展会国外参展商主要包括福伊特、美卓、安德里茨和相川铁工等国际知名企业。
记者:中国纸业市场的哪些因素最能吸引外国企业?
麦燕冰:中国造纸工业自展会举办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中国造纸协会资料,2014年我国纸及纸板的产量和消费量将保持快速的同步增长,预计生产量将超过6800万吨,消费量将突破7000万吨,产量和消费量都将达到世界第二位,使中国成为世界造纸市场的一大亮点。对于潜力巨大的中国纸品市场,其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拥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这对国外造纸设备、器材、辅料供应商的诱惑力是不言而喻的。
记者:每年展会都会同期举办技术报告会和技术交流会,在这两个高端科研会议上,中国造纸企业一直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麦燕冰:技术报告会关注纸行业业内的热点问题,并邀请著名专家到会发表演讲;技术交流会内容涉及世界上最先进的纸浆造纸新技术、新设备和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中国的优秀造纸企业以及纸业资深人士经常是“两会”的主角。以去年在上海举办的展会为例,在技术报告会上,中国轻工业设计院院长陈鄂生、美卓造纸机械(中国)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王水泉、泰格林纸集团总工程师张栋基等先后到会发表精彩演讲,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广泛讨论和关注;在随后进行的技术交流会上,像辽阳川佳制浆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主讲的一些造纸业新课题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与会听众有很深的启发性。技术报告会和技术交流会以其研讨水准高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外造纸企业参与会议的积极性非常高,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下届展会有望继续扩大会议的内容。下届展会已定于2014年9月17日—19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记者:展会在中国举办了30年,中国造纸工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麦燕冰:30年前,中国造纸业是非常落后的,生产设备陈旧,生产能力低下。1987年第一届展会在上海举办时,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参展。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造纸企业参与意识不强,他们来到展会更多的是扮演观展者的角色。从第二届展会开始,随着展会的逐年举办,中国企业对展会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参展企业数量逐届增多,展会上的一些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也不断被中国企业引进及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到了今年的第十五届展会,国内展区云集了80多家为纸浆造纸业提供设备器材和原辅材料的企业参展,为观众展示了国内顶尖的实用技术、产品和拓展实力。在这短短的30年时间内,在展会的不断推动下,中国造纸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国际纸浆造纸、林业展览会已有30年的历史,在这30年的风雨历程中,展会主办方的不懈努力对于中国造纸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的中国造纸业已经是今非昔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造纸业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国造纸业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机械设备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环保型设备,具有节能减排、防污抗污的功效,加之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采取综合利用治理方案,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已经被降到了最小。随着中国造纸企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纸产品已经开始出口欧洲,中国造纸业有望在近期内实现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不过,中国造纸工业的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对于中国所有的造纸人来讲仍然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