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开课项目联系人: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21-6223 0236
 传真:021-6223 0236
 
新闻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快报  

中国CIO之“非常道”

  中国的CIO目前似乎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甚至有人这样评价CIO:说懂技术,根本不专;说懂管理,根本不长;搞搞技术,大家鼓掌;涉及管理,无人帮忙;呆在企业,空有理想;要想休息,选择退养;要想发展,及早改行。面对质疑、指责,CIO要想有为,就要讲究些策略,熟悉些“运势”之道。

  谋势之道

  孙子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信息化的“谋”就是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以前的信息化建设信奉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但信息化的高失败率宣告了这种盲目做法的终结,谋势时代来临。规划对很多CIO来说已经不陌生,也有专家总结出了“IT规划路线图”,是否可以按图索骥暂且不说,最起码CIO已经开始从整体角度和战略高度去把握IT技术,认清企业的轻重缓急,企业的痛处在哪里,企业最需要什么,这就是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开始。

  在谋划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从技术出发,犯技术万能症。事实上,在信息化中,技术可以比作“地球”,而效益才是“太阳”。决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要使信息技术这支箭时刻指向“太阳”这个中心,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准确打在企业目标实现的“痛”处,挠在企业目标实现的“痒”处。

  借势之道

  《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云:“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CIO想要在企业内推行信息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教说服最高层的老板投资和支持,又要让中层管理者认同信息化的价值,甚至还要让企业最底层的操作者明白“信息化是什么、意义在哪”。

  第一,巧借“外脑”启蒙思想。思想启蒙是信息化的第一步,除了CIO自身亲自上阵现身说法外,还要经常找专家、学者、咨询顾问到公司来搞普及培训,通过“外脑”来达到思想启蒙、深化认识的目的。宁波富达集团的CIO杨玉华在这方面非常有心得。信息化初期,杨玉华请来外部专家给集团领导“洗脑”,请他们介绍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信息化的好处以及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就本企业的问题做一些针对性的解剖,企业领导自然的产生认同感。在一次次“洗脑”后,信息化理念终于在广大员工尤其是老板心中扎下了根,这个根基一旦遇到适应的环境就会发芽。

  第二,迂回包抄说服老板。在信息化发展初期,要想有所突破,取得“一把手”的支持是CIO的第一要务,要说服对信息化并不怎么重视的老板,的确是一个挑战。森达集团CIO刘玉龙巧妙地采用了“迂回包围”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刘玉龙首先找董事长的儿子,这个上过大学精通管理的年轻人很快接受了 ERP的新观念,父子之间的交流肯定能够影响到董事长对ERP的看法。刘玉龙和老板得力副手的副总反复沟通了ERP的好处,最后对老板的影响也不小。

  第三,“拉虎皮”说服同僚。“拉虎皮做大旗”固然可恶,但CIO如果能够巧借领导之威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广东某小家电公司负责ERP项目的陈先生非常精于此道。实施ERP时,陈先生到公司时间不长,级别也不高,只是一个生产计划部经理,与财务经理、销售经理等比起来分量要小得多,但陈先生凭借CEO这面大旗把ERP搞得有声有色。在实施ERP的动员大会上,CEO扬言影响系统实施的就地免职。

  第四,“统一战线”争主动。项目实施时,仅靠一把手的推动还不够,还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CIO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信息化不是要革谁的命,而是要把人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因此,CIO要急业务部门之所急,从最需要也最容易突破的环节入手去实施系统,一旦这个部门取得成功,就把它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与该部门的员工建立同盟,协同该部门的人去说服别人,借力打力,就可事半功倍。

  择势之道

  《孙子·势篇》指出:善战者,“能择人而任势”。

  信息化首先要“化”人,人是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培养与使用才是避免信息化失败的“治本之策”,也是CIO必须要给予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经常听到CIO抱怨:“眼睁睁地看着刚培养好的骨干跳槽,自己却无能为力,因为竞争对手出的价码是自己公司无力反击的。”CIO不仅要管理自己的队伍,还要协调多个部门的人员。原新加坡华联银行CIO庄志澄鼓励年轻人“换岗”的做法值得借鉴。庄志澄不仅鼓励IT人员借调到业务部门去工作3~6个月,还鼓励业务部门的年轻人到IT部门工作。庄志澄说:“出去工作的人,如果愿意留在业务部门,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熟悉IT部门的工作,能很好地支持我们;如果继续回到IT部门,因为熟悉了业务部门的工作,将更容易理解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

  造势之道

  下棋讲究“弈势”,孙子说:“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调动众人的力量,造出一股信息化的声势,CIO要学会适当“做秀”,以聚集信息化的“人气”,用“秀”来为信息化造势。

  造势的方式方法很多,其核心是造成一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声势,形成企业员工人人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氛围和局面。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二是与群众组织合作搞一些企业员工愿意参与的活动和比赛;三是深入企业实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员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四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员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用势之道

  《孙子·势篇》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在经过了谋划、借势和造势之后,整个公司的“势”已经被鼓动起来,就如一张拉开的弓,这时就要趁热打铁,开弓放箭,直取目标,用足这个“势能”,将信息化推向深入。根据公司的不同,在用“势”方面有不同做法,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做法。

  高举高打:大张旗鼓的宣传、上下一心齐动员,采用搞运动的方法实施系统,在这方面联想是一个典型。为实施ERP系统,1998年11月23日,联想集团ERP项目在公司内部举行誓师大会,柳传志、李勤参加了会议,吹响了联想ERP变革管理的号角。第二天,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联想集团实施ERP新闻发布会及签约仪式”,联想、SAP、德勤三方正式对外宣布联想集团开始实施ERP,公然把自己放在新闻舆论的面前,表明了联想ERP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坚定决心。在此后的实施中也多次召开大会,推动系统的顺利进行。

  润物无声:信息化会带来管理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改进,润物无声的优化却可以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美特斯邦威上ERP时,只开过一次所谓的“大会”,周成建总裁讲了讲上ERP的信心和决心等。从此以后,ERP项目组就“销声匿迹”了,全部蹲在下面做业务,需要哪个部门配合就与哪个部门沟通,需要对哪个岗位的工作进行调整,就与哪个员工交流。美特斯邦威副总裁王泉庚说:“我们在推进信息化时尽量避免内部大论讨,因为内部大讨论时大家互通了有无,也公开了矛盾,有些人就可能会由于患得患失而给信息化增加不必要的障碍”。培训的时候也是反过来,先找几个基本的业务骨干培训,先操作起来,等到用起来的时候再给整个业务部门培训,这样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化。当信息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就抓住重点及时把阶段性成果展现出来,让大家从亲身感受中接受信息化。

  快刀斩乱麻:水到渠成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太慢了,而“闪电战”则可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烟台万华CIO陈春鸿在实施系统时就采用了这种策略。实施ERP系统时,陈春鸿不是先沟通后上项目,而是“先僵化再理解后优化”。也就是说,先在业务部门强行推广信息系统,业务人员不理解的可以问,但必须无条件使用系统,同时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当业务人员对系统的内涵有了一定认识后,再根据工作实际对系统进行优化,快速实现公司的管理变革。陈春鸿说:“先沟通后上项目,虽然容易得到业务部门的认同,但项目推广时间必然大大延长。因为不同员工的计算机基础不同,对管理及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同。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市场已经不允许你按部就班地去实现管理信息化,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管理信息化也要加速推进。目前对烟台万华来说,时间是第一位的。”先僵化再理解后优化,然后实现企业的管理变革和管理信息化策略,这样做是捷径,但要以CIO在企业中的强势地位作为保障,否则将可能激化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矛盾。

 


上海臻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12-2015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026165号-1 Copyright 2012-2015  All Right Reserved.